“公园商业”成功破圈,pod模式会成为未来商业新风向吗?
来源: | 作者:86design | 发布时间: 2023-02-04 | 17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“公园商业”成功破圈,pod模式会成为未来商业新风向吗?-k8凯发天生赢家

作为城市的鲜活血液,实体商业向来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着。发展中,“变是唯一的不变”,商业地产不断迭代,变着花样地进入一个又一个新阶段。

都市人对自然天地的向往,催生了许多新的商业形态,『公园商业』大受欢迎,pod模式的热度也不断攀升。


pod是否会成为未来商业的新风向,pod商业模式又该如何有效解锁?

 


如何理解pod模式

概念解读


pod,全称park oriented development,即以城市公园为导向的开发。


这里的城市公园是一种比较广泛的概念,结合国内外现有的一些案例,可以理解为“城市自然生态资源”,pod便是依托这种自然生态资源(公园、绿地、水系、湿地以及山丘等)进行开发的模式,从而形成生态环境与周边地区土地开发的良性互动,目标是形成『公园城市』


 

因此,pod与『公园城市』理念息息相关。将公园城市的概念进行拆分,在一定区域内由绿道串联公园、场景、边角,那么“pod商业”聚焦的就是日常生活中“购物、娱乐、食宿、运动、社交”等生活终端场景


 

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案例有杭州西溪湿地

 

曾经面积仅存11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,因生态严重破坏,是一个无人问津的“边缘地带”,后来杭州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,探索了“湿地公园”——“湿地公园型城市组团”——“pod(park oriented development)发展”的转型之路,西溪湿地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。


 

如今的西溪湿地,已是杭州的一张城市名片。不仅吸引了诸多科技创新平台落户,周边还衍生出诸多商业业态,最终形成大西溪经济圈、文化圈和生活圈,成为城市进阶的重要助推力。


▲西溪印象城

 

由此可见,pod与这几年风很大的tod(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)性质相近,都是依托城市公共资源进行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,作用于以功能完备、环境宜居为目标的城市发展。事实上,在已有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者时常联动,形成“tod pod”模式。

 

而pod商业,则竭力寻找商业与生态共生共荣的平衡点,通过生态公园实现引流、维持片区“生命力”,依托商业业态拉动“消费力”,从而实现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。


 


pod商业模式如何有效解锁?

案例详解


当下不乏优质商业项目以“生态 ”为设计概念。但若只是在商场室内外通过软装和景观打造自然场景和绿色氛围,说其是pod未免牵强。

 

▲新加坡樟宜机场


pod商业,理应是在规划设计之初便把“公园片区”的概念提纲挈领,目标是公园与商业的有机融合,项目公共价值与商业职能有机统一

 

且pod商业中,生态环境的占比肯定要高于一般cbd的生态空间占比,占比达40%以上,才能说是真正做到了以生态开发为引导。



 

regular源野:城市公园中的『公园商业』



作为国内城市公园旗帜性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,成都regular源野一开业便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。

 

项目所在的大源中央公园是该片区最大的开放市政公园,总面积约2.3平方公里。


曾经大源中央公园的预留地下空间,无人问津,如今变身为由1个超大的公共艺术空间gregarious,3个下沉式户外花园,20余家独立先锋业态的精致店铺组成的“源野”,引来众多z世代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地。



regular源野仿佛是在城市公园里再造了一座公园,一不留心极容易错过其下沉式入口。这意味着商业体在开发过程中保护了公园生态原真性,与地面公园景观形成自然的延续和衔接。


从追赶潮流青年群体拍照打卡的消费需求出发,regular源野营造了多处精美的建筑光影空间。这些场景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游客此时身处一座公园的地下空间,一种兼具艺术、商业、绿色底色的新空间模式。


商业业态上,引入的是具有生活气息又体现文化格调的本土品牌和首店,注重将商业功能与城市功能、自然生态三者融合,如自然标本艺术品商店、明星面包店、艺术概念餐厅以及超人气买手集合店等。

 


▲明星经营的⾯包店

 


结  语


除了上述提到的案例,当下主动打出“pod”标签的商业,也常常是多属性的。这也启发着后来者,商业创新的空间不可估量,要去积极尝试更多的可能性,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模式,提升竞争力,如此才能在变动不居的时代,稳稳扎根市场中。


网站地图